实用的说课稿锦集十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一、立足文本,说教材
《永生的眼睛》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了作者一家三代人已经或准备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迹,是一篇具有语言美、情感美、思想美的文章。文中人物的语言富有个性,含义深刻,透过语言可以触摸人物的心灵,人物的情感犹如大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深深地打动着每个人的心。在这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两个让人终生难忘的形象: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以及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温迪。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的心,让人尊敬,让人怀念。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二、把握文本,说目标、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根据本单元训练点和文本的价值取向,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的行为感到骄傲、自豪。
2、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理解文章,升华情感,继而理解“永生”的含义。
3、通过朗读交流领悟重点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其中“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理解文章,升华情感,继而理解“永生”的含义。”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三、关注学生,说教法、学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得当,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去读中感悟,以读促思,做到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依此,本课教学我采用了“直奔重点,由点及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读促悟,悟中生情,情中诵读,读后交流,动之以情而晓之以理。”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为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我引导学生通过“找一找,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看一看”的学习方法完成本课的学习。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动脑、动口,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找”即从文中找到体会到这份感动、骄傲的句子;“写”即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读”即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即交流感受、谈理解;“看”即利用多媒体展示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有关捐献角膜的知识、史料,引导拓展延伸,做到小课堂连着大世界,为学习文本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师生互动,说流程
结合本文情真意切的特点,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着眼于“情”,借助于“读”,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这几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拨动学生的心灵情弦,传递着一份份骄傲与感动。
(一)承上启下,直奔“骄傲”
“温故而知新”,课始,我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文中都有哪些人物?”让学生简单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又帮助学生重温了课文内容。同时我设计了一个“线性”问题:“这些人谁给你的印象最深,谁最令你感到骄傲?”以此辐射全文。
(二)细读课文,寻找“骄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环节,我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跟文本从容对话。走进人物,走进课文,看看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哪些文字,哪些句子体会到这份感动、这份骄傲,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写上自己的体会。
(三)读中体会,感悟“骄傲”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骄傲”一词在文章中出现了多次,温迪为外公和妈妈骄傲,妈妈为女儿和父亲骄傲,它所影射出的正是这个家庭所营造的爱的氛围。这一环节,我以“你为谁而骄傲”为主线,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一方面,为学生能“自由驰骋”课文而又始终不脱离中心作了铺垫,也为学生深入细致地进一步阅读作了铺垫,另一方面,以人物形象作为理解课文的切入点,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善良而伟大的父亲,才华横溢、关爱他人的温迪)产生深刻的印象,感受文章的情感美。
在这条主线的引领下,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随机地从学生最为之骄傲的人讲起,变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学生提到让自己感到骄傲的人物时,我便指导学生读好相关的段落,通过朗读交流领悟重点语句的含义。这堂课我把读书和思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读促思,反过来,又以思促读,使学生的读变成了有要求的提高。如读父亲的一段话时,我先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又伤心又愤怒的琳达,父亲却是怎样的?接着,让学生顺着自己思索的答案,平静地读父亲的话,随后再出示20xx年美国器官移植的状况,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那些盲人对眼角膜的渴望,从而感受到父亲的伟大,当学生再一次读父亲的话时,在平静之余,又添了一份骄傲。
同时,这堂课的读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感动的互相传递。比如读琳达冲着父亲哭喊一句时,我采用了评价读,教师引读,将感动传递给了学生,学生由此入情入境地读;在读温迪的话时,我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读信时,我又引导学生怀着感激之情读一读,抚慰这位伟大母亲的心灵。通过多种形式、富有活力、感情真挚的朗读,活生生地显出了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了语言文字的“味”。使这堂课“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情感升华,传递“骄傲”
在学生品味“骄傲”的情感达到高潮时,我引导学生想象盲人重见光明的那一瞬间,她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她们的家人又会怎么想?使学生在交流中传递感动。接着利用课件出示《写给温迪的一首诗》,对课堂进行拓展,随着“同学们,谁的眼睛永生了?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吗?”这一问题的牵引,学生对课题、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就自然达到了一个至高点。此时,再加入相关资料的链接,使每个学生懂得了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他们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献器官,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最后我给学生一句话的时间发表学习感言,又一次让学生在交流中传递感动、传递骄傲。我还布置他们把这份感动、这份骄傲一直传递下去,向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写一份倡议书向周围的人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成为爱心的传递者、宣传者和实践者。
五、突出中心,说板书
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紧紧抓住主线“你为谁而骄傲”和人物的精神品质,并通过心形展现永生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眼睛,更是爱的永生、奉献精神的永生。这样既紧扣了主题,又给人醒目、简洁的感觉。
六、教学相长,说反思
回顾整个课堂,我以情感为纽带,以朗读实践贯穿始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创设 ……此处隐藏13255个字……”强烈体验就结课会停留在单纯的文本层面上,而设计了这个练习后等于轻轻推开生活的大门,把孩子从文本引入生活,因为一切的学习只有最终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接着老师说:“把我们刚才所说的连起来,就是生命的诗篇、生命的赞歌啊”教师如诗般的语言,神奇的点化着孩子们身边眼前的生命,孩子们似乎一下子就步入了一个神奇的生命林子。
说课稿 篇9(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教师把附点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来唱)
(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得出结论:附点八分音符是在八分音符的基础上,延长把八音符的一半。
(4)听辨练习。
6、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7、演唱歌曲
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鼓励学生用明亮略带忧虑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8、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象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9、课堂延伸----欣赏德语版的《小小少年》。
10、作业:回家把《小小少年》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说课稿 篇10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鲁科版书八年级第八章《功和机械能》第二节《功率》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八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多样化等基本理念。部分学生在学习浮力、压强等知识后,会感到物理有些难学, 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而第八章涉及的内容是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本节教材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采用与之前学习的速度定义进行类比,自然的引出功率的物理意义、概念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并列举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实例,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物理并不难学,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也为今后学习电功率等知识作了必要准备。
(二)教学目标
1.从身边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认识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而且有快慢之别,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实例感受到做功的快慢,学会运用类比速度定义的方法理解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
2.学生通过实例,提高读题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3.学生通过阅读一些物体的功率,对功率有一定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通过举例,学生加深对功率的理解,注重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功率的概念的建立及理解(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功率的概念建立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交流的情境导入方法为主,情景激学、比较、 阅读、讲解等方法为辅;用计算机多媒体课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节省许多板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有更多的时间自主讨论学习。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经过半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物理学习的思路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初三学生对物理学习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也比较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
(二)学法指导
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 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阅读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功率公式的理解,用估测方法学会测算人上楼时的功率,让全体学生全面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 承前启后,从生活到物理,引出课题
我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画面,提出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某同学家里要建造新房子正在挖地基的情景,这里挖地基的两种方式, 你认为应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这样选择?在学生讨论后, 水到渠成的提出本节要探究的物理问题― ― 做功的快慢。
(二)以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为主,讲授新课
1、讨论交流比较做功的快慢 通过提供的两情景:
一头牛一天(12小时)能耕地5亩;一台耕地机耕地5亩需要3小时。
一个农民一天能收割一亩水稻;一部收割机一天能收割数十亩水稻
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两个情景中的不同条件。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讨论结果,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去的时间。 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完成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所 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方法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 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从而水到渠成的建立出功率的概念,进而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概念、功 率的公式。
(三)巩固练习与课内检测:巩固练习:回归生活,讨论在建筑工地,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请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巩固功率大小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讲解运用公式进行功率的计算,练习读题能力和计算题思路步骤;最后进行课内检测,主要以判断题的形式给出,充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知识拓展与延伸:想想议议: 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快慢的?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六)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五、说教材统整
本节课的设计与原教材的最大不同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媒体图片的展示,延续了上节课机械功的实验,而没有用学生走或跑楼梯的实验。主要是考虑到上课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二是课堂应用方面,没有采用传统的习题来巩固知识,而是通过回放引题中的动画提出问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即做到了前后呼应,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以上就是我对《功率》这节课的说课。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