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说课稿范文汇编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设计理念:
1、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观。
2、坚持高效课堂的自主性、有效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现有效学习。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心中那盏灯》选自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寒冷为儿子做灯笼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本组教材以亲情关爱为专题,课文富于情感,所流露出的人间真情令人感动。本文是经典之作,内容具体,含义深刻,语言精湛,情感舒缓而真挚,有利于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单元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高效课堂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利用诵读品读学习方法感悟文本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拓展,懂得父亲用爱制作冰灯给儿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的回忆,并体会出父亲的爱。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根据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以'直观教学,以读代讲'等方法,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朗读中感受人间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学法:按照高效课堂模式,首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的方法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思、议、辩中进行创造性学习。
说教学流程:
一、质疑探讨,导入课堂。
1、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探讨本堂课需要解决的有价值性的问题。
(1)、心中的那盏灯是什么?
(2)、为什么说心中的灯?
(3)、这盏灯什么样?
【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训练,从整体入手,有助于让学生很快抓住文章要点,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感悟文本。】
二、确立目标,立体教学。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父亲用爱制作冰灯给儿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的回忆,并体会出父亲的爱。
2、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为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是为了引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学习。】
三、自主学习,体会父爱。
出示自学菜单,学生自学。
1、默读课文,思考,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语句?用横线画出。
【抓住重点问题,全文阅读,尊重学生感受,从情感入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品读父爱。
课件出示学生所说的语句,进行感悟朗读。
(1)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引导学生抓住'打磨、停、擦、捂'这些动词想像当时的情景,感受父亲的对儿子的爱。
(2)父亲疾步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引导学生通过'疾步'、'连连'、'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的理解感受父亲当时的心情。
(3)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此处以读代讲:评议'分明'、'真凉'该如何读。
【这一环节的教学,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感悟。在感悟、朗读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能力。】
四、合作探究,感悟亲情。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父与子的对话,理解词语'尴尬',体会人物感情。
【重点用字理知识让学生理解'尴尬'一词,'尢',象形字,像曲足或跛脚的人,而后出示一位正常人走路的姿势图,再让学生发挥想象:一位正常人和一位跛脚的人并排走路,会怎么样?这时,学生就会说出跛脚的人会觉得处境很无奈、为难、不好意思等答案,我顺势点拨,尴尬就是形容处境困难,难为情、无奈、不好处理等意思。那文中指的是谁无奈呢?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答案了。】
2、小组内合作讨论:品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在此处我特意设计了为文本补白的环节,叫孩子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1)、设计问题。
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是父亲用心打磨的灯,所以这也是一盏用做成的灯。(心)
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凝聚着父亲对孩子的爱,所以这也是一盏用做成的灯。(爱)
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凝聚着父亲对孩子的情,所以这也是一盏用做成的灯。(情)
(2)、师生联读:
师:那是一盏用''(情)做成的灯,所以我觉得(生)'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师:那是一盏用''(爱)做成的灯,所以我觉得(生)'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师:那是一盏用''(心)做成的灯,所以我觉得(生)'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通过分角色读、师生联读,实现了语文课'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理念,更能体会到这是一盏凝聚着父爱子、子爱父的浓浓亲情的灯,这种创造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五、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展示冰灯,升华父爱。
【将伙伴的灯与自己的这盏冰灯进行比较,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进一步将父爱成灯这一主题显现而升华。作者多年后在另一篇文章中写到: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的感激,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都无以回报的。有太多的话,太多的爱我想对父亲来倾诉。然而此时此刻,我只想说 ……此处隐藏1952个字……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功能。因此我在课的导入部分运用“解析课题、聆听歌曲”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表现歌曲的欲望与情感。
3、“观察比较法”
枯燥的识谱教学常常会冲淡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唱歌曲乐谱时,要求学生从找相同入手,减低学习难度、增加兴趣。
4、“听唱法”
为了尽快的学会歌曲,我采用了听唱乐谱与听唱歌曲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通过播放视频音乐《四季童趣》,学生随着音乐做拍手律动,感受四季的美好,引入本课的主题。
2、唱歌前进行发声练习,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才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新授
1、通过导入语,让学生请听教师配乐诗朗诵《童心是小鸟》,带着学生走进歌曲的美好意境。
2、教师播放视频《童心是小鸟》
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演唱。(中速喜悦之情)
3、学唱歌曲
(1)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歌曲(播放音乐出示歌谱)
设问:歌曲是什么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3/4拍,强弱弱)
教师讲解拍号以及强弱关系,用拍手以及拍肩等身体动作来表示。(播放音乐前半部分)
(2)附点四分音符
(3)节奏练习、休止符。
(4)跟随音乐演唱歌曲
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请学生找出难唱乐句,解决歌曲难点。
A
B433–与431–︱1––
怀抱里。怀抱里。
C3––︱5·365︱5––︱5––︱500
啦啦啦啦啦啦!
(三)表演歌曲
1、集体表演
设问: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每一个乐段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演唱?
第一乐段:跳跃轻快
第二乐段:高潮部分:优美舒展流畅
2、分组表演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共同表演歌曲。
个别学生领唱,春夏秋冬四句,高潮部分合唱。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首歌的歌名是《童心是小鸟》吗?而不是其他呢?
师小结:因为把童心比作小鸟表达了儿童美好幸福的童年时代,就像小鸟在大自然中的怀抱一样,快乐、美好、无拘无束。童心是美好而纯真的,希望大家能像歌中唱到的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更希望你们如快乐的小鸟一般自由地放飞童心。
2、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教学评价:
本节课中,我将学生分为春夏秋冬四组,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回答问题,表演歌曲,评价等方式获得飞翔的小鸟,哪个小组获得的最多,就是本节课的歌唱之星组。通过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在激励中学习,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说课稿 篇4一、说说教材
本组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生动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可谓图文并茂。本组的生字多而偏难,但是,仔细读读本组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每篇课文都是那么的生动有趣。可以把生字的学习融入理解课文之中,我们自己也融入到学生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识字、写字、朗读、感悟,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趣。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二、说说设想
根据本课要认的生字较难,识字量较大,文章语句读起来较拗口的特点,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立了本篇课文的教学为三课时,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难点:通过自由泛读大致了解爱迪生借镜子的目的
基于以上理解,我本着“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宗旨,以新理念为指导,结合我们的课题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互动的研究》,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来组织学习《爱迪生救妈妈》。引导学生在有效地互动中,理解感悟,在互动中学习抓重点字词理解文本。
三、说说课堂
语文姓“语”,语文课对学生精神、审美、创造力、道德情操等的影响,都是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师要发挥多种形式的互动,引导孩子走入文本。我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做着。
我首先是让学生读读3、4、5自然段,找一找找一找印象深刻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交流、朗读、体验:研读描写爱迪生的语句:重点理解“委屈”,和他的一系列动作“奔、捧、站”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朗读来体验当时爱迪生的心情。研读描写医生和爸爸的语句:重点理解“环顾四周、迟疑、斥责、恍然大悟”和他们的话,这里我采用动作表演、互动朗读。最后,“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对爱迪生的夸赞之情。“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抓住“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句,引导想像:爸爸和医生会说些什么?让教师、学生、多媒体、教材之间进行互动、引导、感悟。
在这些环节中,我抓住主要问题“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大问题引出小问题,再从细节入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中的合作交流、朗读体验都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思维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教学中我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引发新感悟。本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以读为本”的理念,无论是词语的理解、人物心情的体验,还是文章主旨的领悟,都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达成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教师的引导源于学生原来的基础、源于学生课堂的生成。
我们说“思源于疑”。在课文《爱迪生救妈妈》的教学中,我以“疑”整体引领全文,以“疑”带动了学生积极的思维,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去掉了更多的浮躁、繁杂,在有效地引领和互动中,扎实地理解了词语, 学会说话。
整堂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在朗读中悟情,从想象中创新,于实践中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让 “语文味”回归我的课堂,让课堂在互动中生成精彩。学生好比是一个个烟火,我就是那火柴,我的任务是点燃烟火,让它们绽放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