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1-06 11:19:13
关于大班数学说课稿集合七篇

关于大班数学说课稿集合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说课稿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也强烈需要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图形的二次分类”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不能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而且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三、目标确定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在接触中发现,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启发他们在操作后进行交流和讨论,积累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图形二次分类”的规律特征。因此,根据《纲要》中数学领域的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并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说出图形两个层次的特征,体验包含关系,学习二次分类。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数学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的能力的提高,体验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的能力”,于是,在一开始,我就将问题抛出来,“如何将这么多混在一起的图形分出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从第一、第二环节的逐步加深,到最后按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分类,将重点慢慢消化吸收;接着,就是如何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验;那么,难点是“如何让幼儿理解包含关系”。我决定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幼儿自己先想办法分类;具体操作;

2、教师示范引导,帮助幼儿了解二次分类的基本特征:按某一特征分类后,接着按另一特征对已经分好的两类图形,再做一次分类。

这里,我准备用积木演示,首先,我将红、黄两种不同的三角形、圆柱形、长方形的积木混在一起,接着请小朋友帮我分成两类(那么,颜色只有两种,而图形却有三种,小朋友就会按颜色先分为两组)然后,我再请小朋友对其中的一组再分一次(很自然,小朋友就会按图形来分类了)

3、幼儿再次操作

4、经验迁移:举例请幼儿做二次分类

“请大家将小朋友进行二次分类”(小朋友一般会先分男女,接着就会按高矮、衣服、头发等来进行第二层的分类)

四、活动准备

1、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各种积木

五、教学方法

为实现本次活动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尝试操作法、语言讨论法和游戏法

1、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各种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开始时,我就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讨论,加上大班数学教案及说课稿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游戏法:通过“看谁举得快”的游戏,进一步使幼儿通过竞争性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水平上有所提高。我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先观察,再尝试找出最好的分类方法,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在逐个尝试后,得出二次分类的特征。

六、教学流程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大班数学教案及说课稿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发展能力为基础,又要根据《纲要》对科学领域目标的要求,即“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两个教育理论的支撑使我强烈地感到:“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班幼儿对空间方位感知经验不一样,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考虑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积极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针对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我将从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需要,拟订了以下三个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知道站的方向变了,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活动的重难点: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 ……此处隐藏6337个字……标记记录下每种花有几朵。

三、交流

师:请写好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根据花的花瓣分有…朵是圆形的,有…朵是三角形的。

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将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的标记上。

四、花转换成点

1、出示由点表示的分合式

师:如果我用6个点表示6朵花,那么6朵花中分出来的1朵圆花瓣的花和5朵三角形花瓣的花怎么来表示呢?

2、幼儿上来继续填写

3、幼儿一起读一读:“6个点可以分成1个点和5个点……”。

五、用数字列出分合式

1、师:如果我用数字6表示6个点,那么接下去怎么用数字来表示分出来的点呢?

幼儿上黑板写一写,引导幼儿一起读一读。

2、数数6有几种分法。

六、总结分合式中的规律

师:我们观察一下黑板上写好的6的分合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数字的排列规律是12345,54321。

两个部分数有交换的现象。

七、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

我手里有6朵花,现在我藏掉几朵花,你们猜猜我藏掉几朵花。

小朋友根据6的分合说出答案。

游戏多次进行。

师:课后,我们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玩玩这个游戏。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守恒包括数的守恒、长度守恒、液量守恒、物质守恒、面积守恒、质量守恒、容积守恒等。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物质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一定的形状、一定的大小和长度等特征。守恒概念在数学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影响着其他相关概念的学习。守恒概念的发展,有助于儿童运用逻辑思考来进行数学与自然科学。为使幼儿能对数量守恒进一步的感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大班幼儿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益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仍显表面化、肤浅化。

本节活动中数量守恒是以10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摆一摆中理解数的守恒,使幼儿对数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数的守恒是指物体数目不因物体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数目与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及排列疏密没有关系。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精神及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 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

2. 会用目测、点数、群数等方法判断两组及以上物体。

3. 知道遇事不急于下结论。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难点是会用目测、点数、群数等方法判断两组及以上物体。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此,我准备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如下:

1. 紫色、蓝色彩纸各5张

2. 两组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花各7个

3. 两组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手工雪花各9个

4. 幼儿人手操作盒一份,共16份 (10以内数卡4套及圆形圈、积木、雪花片等材料颜色大小不一各一份)

五、说教学策略:

1、教法:在本节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我运用了发现法、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发现法。皮亚杰认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心智的发展。本次活动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又具有一定知识经验这一特点,引导幼儿在看一看、比一比、玩一玩中进行探索,从而正确感知10以内数的守恒,体验发现的乐趣。操作法。在感知物体不受颜色、大小、排列形式等影响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了操作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知识,而且每次活动都提供了相应的、适宜的材料,有目的的探索中发现和巩固。

2、学法:我根据活动设计:运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观察物体的不同过程中,幼儿通过目测、点数、群数的方法,幼儿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态度。 分享式学习的方法。小组操作的过程中,同伴作用的激励,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也必将带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六、说活动过程:

《纲要》中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为此,本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环节一:通过点数,体验数的守恒

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法,幼儿采用的学法是动手操作法、比较法。(通过出示两种不同颜色彩纸)让幼儿数一数、比一比、彩纸颜色不同,但是数量是一样的。

环节二:通过目测,体验数的守恒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采用直观教学法,幼儿采用的学法是观察法、比较法。(通过出示两组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手工花)让幼儿在目测、点数的过程中感知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

环节三:通过目测、点数,体验数的守恒

这个环节里主要是采用直观教学法,幼儿学法是观察法、比较法。(通过两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排列顺序的手工雪花)引导幼儿在点数、目测、比较的过程中感知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排列形式不同,但是他们的数量也是一样的。

环节四:通过幼儿操作,再次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的守恒

最后,孩子们在操作游戏中比比、玩玩,结束了本节活动。

七、说教学评价:

本节活动中注重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将大家的知识经验加以交流和反馈,这个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形成性评价,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整个活动以手工纸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对颜色、大小、摆放方式、外形特征等几方面的比较和理解,理解数量守恒。在每一个环节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形成了阶段性评价,在每一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总结活动,形成了总结性评价。

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解决的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性,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活动中,教师不是单纯地教授,而是以启发引导为主,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思考,寻求答案,调动了幼儿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了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达到活动目标。活动时材料准备充分,人手一份,保证了人人都能操作。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生涩的概念生动地进入了幼儿的大脑,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大班数学说课稿集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